chwenqi
級別: 探索解密
![]() |
給大家分享一個我自己做的電器元件庫 |
---|---|
本帖最近評分記錄: |
高分子
級別: *
![]() |
企業設備維護管理要點 設備是企業賴以生存、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,設備使用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,而設備管理是企業管理最重要管理之一,俗話說:要想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 要想利其器,只有通過加強設備維修管理,使其充分發揮效能,不斷改善設備技術狀態,延長使用壽命,為企業獲取最佳經濟效益。 那么,應如何對設備進行維護管理,以下對此做簡單介紹。 一、TPM在設備維護管理中的作用 1、全面生產維護概念、目的 全面生產維護簡稱TPM—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建立對設備整個壽命周期的生產維護 涉及所有部門的活動 全員參與 小組自主活動 其目的是提高設備綜合效率。 2、全面生產維護的特點和作用 特點是:全效益、全系統、全員參與。 全效益是追求經濟效益,指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人力、物力和財力等各種資源。 全系統是建立對設備一生管理的全系統,維修方式系統化。 全員參與是包括操作人員和小組活動,強調操作人員自主維護。 作用: ①減少設備故障損失,提高可預知運行時間 ②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③減少生產轉換時間,提高生產柔性 ④減少設備引起的質量問題 3、六大損失 設備故障損失:由于設備突然發生故障造成的停機損失。 換模與調整損失:由于換模和調整工作造成的停機損失。 空運轉與暫停損失:由于一時的小毛病所造成的設備停機或空轉狀態。 減速損失:由于設備的設計速度與實際速度之間的差異而造成的損失。 加工過程的缺陷損失:由于缺陷和缺陷引起的返工而造成的損失。 開工損失:從開始生產到進入穩定生產之間所發生的減產損失。 二、提高設備維護的主要活動 1、實施TPM的階段與步驟 (1)、可行性研究(提供工廠或業務系統實際需要的信息。確定實際情況與理想情況的差距) 1、找出設備問題 2、問題按輕重緩急排序 3、確定目前業績-實際產出、效率、人員、維護 4、擬定初步改進目標 5、擬定成本估計的投資回報(ROI) 6、確定實施計劃 (2)、準備實施(確定TPM計劃并確定在本單位有效執行的辦法) 1、進行TPM教育 2、成立TPM組織 3、制定TPM目標和政策(實施教育后,由全體有關人員參與) 4、制定總計劃 5、推出首期計劃 (3)、實施(實施分為兩步:試行實施以找出困難所在;在全系統內全面實施TPM計劃) 1、個別設備效率的改善 2、制定自主維修方案 3、為維護部門制定有計劃維修的方案 4、視需要,為維修和操作人員提供補充培訓 5、形成設備的初期管理體制 (4)、鞏固(堅持TPM并對計劃加以完善以求持續改進) 完善實施工作,提高TPM水平 2、計劃維修的主要內容 計劃維修工作主要預防維修和預知維修組成,通過必要的修理或停工修理,以便使停機時間減少到最低程度。 預防維修:為防止設備性能劣化或降低設備故障的概率,按事先規定的計劃或相應技術條件的規定所進行的維護活動,主要包括兩項基本活動:(1)周期性檢查;(2)有計劃地修復檢查出來的設備性能劣化。 預知維修:是指以設備狀態為基礎的預防維修。在設計中廣泛采用監測系統,在維修上采用高級診斷技術,根據狀態監視和診斷技術提供的信息,判斷設備的異常。預知設備故障,在故障前進行適當維修。 3、設備點檢 設備點檢是為了維護設備所規定的機能,按照一定的規范或標準,通過直觀或檢測工具,對影響設備正常運行的一些關鍵部位的外觀、性能、狀態、與精度進行制度化、規范化的檢測。 設備點檢周期的確定: 點檢項目的周期確定,根據操作、維修兩方面經驗及設備故障發生狀況等適當調整點檢周期和時間,點檢周期包括日常點檢、定期點檢等形式。 點檢標準確定: 點檢標準是衡量或判別點檢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據,也是判斷該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。例如:間隙、溫度、壓力、流量、松緊度等要有明確的數量標準。 點檢紀錄及結果分析: ——點檢員根據預先編制好的點檢計劃表、定時、定標記錄。 ——檢查記錄和處理記錄應定期進行系統分析,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,提出意見。 4、購置/設計 新設備的管理 購置/設計新設備前必須從維修、操作、采購人員取得有關其性能的確切資料。 避免新設備有舊設備存在的問題。 所購置/設計的設備要具備經過改進且確實有效的新技術。 5、搞好機械設備更新、報廢工作 這也是機械設備全過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,機械設備在將 要達到報廢年限時,能耗高、故障率高、維修費用大,停修時間長, 影響施工進度和質量,安全性能低,對安全生產帶來威脅,另外一 些運輸機械還要審驗費、養路費、保險費等多種費用,所以對這些 設備應適時報廢、減產開支、提高效益。 三、總結 總之,要搞好機械設備維護管理,需要各級單位領導重視,各 部門的配合,使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化、規范化、科學化,使機械設 備管理進入市場競爭,采取經濟和行政手段,提高機械設備裝備 水平,使機械設備維護管理水平走向良性循環軌道。通過今后工作實踐,推進設備維護管理,提高設備利用率,從而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 |
---|---|
|